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高级搜索

【重整行装再出发】北京:2017年巡察152个党组织发现问题2426个

时间:2018-01-26
  2017年8月18日,北京市第一轮纪检监察巡察正式启动。四个巡察组按照“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聚焦主业”的目标,对延庆区纪委区监委、驻市卫生计生委纪检监察组、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纪委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纪委等4家纪检监察机构开展巡察。
  全市十六个区紧随其后,全面启动区委巡察工作,成立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区委巡察办和巡察组,建立健全巡察工作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巡察干部的纪律教育和业务培训,稳步推进各区区委巡察工作。市国资委、市地税局、北京银行、北京农商行、北汽集团等单位根据行业特点积极探索开展了系统内巡察。截至2017年12月底,完成巡察基层党组织152个,发现问题2426个,发现党员领导干部涉嫌违规违纪问题线索705件。
  刀刃向内 鲜明态度强震慑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硕辅从“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巡察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突出重点,切实提高巡察工作效果;把握关键环节,高质量推进巡察各项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创造优良业绩”等四个方面,对纪检监察巡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强调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自我监督,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切实加强问题整改,严防“灯下黑”。
  在第一轮纪检监察巡察工作中,各巡察组共发现被巡察单位存在“政治站位不高、履职尽责不力、自身建设不严”等三大类149个问题,移交16件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并将共性问题和重点问题向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通报,形成有力震慑,彰显了敢于刀刃向内的鲜明态度。
  精准定位 政治巡察显成效
  各区委巡察组结合本区功能定位和重点工作,因地制宜确定巡察方案,紧盯“关键少数”,把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作为巡察重点,查找政治偏差,督促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党章党纪意识,发挥表率作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巡察中,各区围绕基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开展巡察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盯住“关键少数”,着力发现“损脱微”问题,同步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党组织延伸。截至目前,16个区已完成巡察基层党组织116个,发现问题1677个,发现党员领导干部涉嫌违规违纪线索471件,立案7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6人,组织处理1人,提出整改建议659条。
  压力传导 提升群众获得感
  “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创新方式方法,实现届内巡视巡察全覆盖。”2017年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报告时表达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明确提出:在巡视全覆盖的基础上,本届市委还将实现巡察全覆盖。
  2017年7月,市委召开巡视巡察工作会议,对全市巡视巡察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明确了各区巡察工作时间表:2017年7月底前建立起巡察机构,年底前完成两轮巡察任务,在本届区委任期内对所有巡察对象至少巡察一次。此外,十二届市纪委将在任期内对6大板块194个纪检监察组织至少巡察一次,做到巡察无空白、监督无例外。通过常规巡察与专项巡察、“回头看”相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板块轮动,稳步推进。在2021年9月底前,安排不少于16轮常规巡察、4次专项巡察。“全覆盖”,将巡察利剑直插基层,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受益感。
  党建先行 打铁必须自身硬
  “打铁必须自身硬”一直是广大巡察干部的座右铭。全市各区在选拔巡察干部时,都注重挑选有纪检工作经验和从事过审计、统计等工作的专业人才。巡察组组长、副组长均由政治素质过硬、工作经验丰富、敢于动真碰硬的处级领导干部担任。
  在纪检监察巡察与区委巡察中,“将党旗插在巡察工作最前线”成了加强巡察工作日常管理的“破题”首选。所有巡察组均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以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巡察期间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巡察工作相结合,加强临时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真正实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以党建带动各项工作推进落实。(文/北京纪检监察网 张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