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的烟火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22-06-07
6月6日中午,位于北京东直门内大街的胡大饭馆客流不断。店铺运营负责人张胜滔站在门口,迎客的同时提醒大家扫码测温。
熟悉的烟火气正在回归。因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北京进一步调整了疫情防控措施。自6日起,北京市除丰台区全域及昌平区部分区域外,餐饮经营单位开放堂食服务。
当日零时,很多顾客第一时间来到胡大饭馆品尝应季小龙虾。
“今天开放堂食,是北京用36天的坚持换来的,防疫的弦不能松懈。”张胜滔告诉记者,饭馆经过彻底消杀,开展全员防疫培训,降低餐台密度,店面分流引导,优化无接触服务,为开放堂食作了充分准备。
记者随张胜滔来到二楼,只见餐桌上摆放着“保持间隔”标识,顾客均分散入座。“感到很高兴,总算是熬过来了。”在附近工作的邹广维特意选择开放首日到店就餐。
留抵退税“直达快享”、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缓尽缓”、国有房租减免“即申即享”、水电气“欠费不停供”……疫情发生以来,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让张胜滔心里有底。因积极转变思路,胡大饭馆在堂食暂停期间的累计外卖单量超过40000单,环比增长4.2倍。
下午2时,南锣鼓巷北口。吴燕龙在出示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预约码后,进入巷内游览。“今天是恢复堂食的第一天,我在南锣鼓巷附近工作,想到以前常去的店里看看,照顾下生意。”
沿着街道,可以看到大部分商铺已开门迎客,还有商家正在擦拭店铺玻璃,为“开门”作最后的准备。
“昨天接到重新开业的通知后,店内所有员工回店清扫,根据街道的要求做好消杀,检查食品卫生是否合格。”锣鼓洞天小吃店店长刘安云介绍,根据防疫要求,顾客进店需核实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并扫码测温;店内每天消杀4次,员工佩戴口罩、手套,每天测温2次、核酸采样1次。
记者了解到,南锣鼓巷主街有166家商铺,目前已有近140家恢复营业。6日零时至14时30分,南锣鼓巷总人流量达到1.6万人次。
“防疫成果来之不易,为防止人员聚集,我们继续采用提前预约机制,并联合市场监管所、城管执法队等单位,不定期对商铺开展综合执法检查,重点查看落实疫情防控政策情况。”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南锣鼓巷地区服务中心主任牟洪凯告诉记者,预计到6日晚上,南锣鼓巷的单日人流量可突破3万人次。(张驰 黄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