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要论

解码首座全景式展示党矢志不渝奋斗道路的永久性展馆 一馆映百年

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供图)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旁的广场上,主题雕塑雄伟矗立,震撼人心。
《信仰》雕塑由四面四个板块构成,依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攻坚》由四面、12个场景组成。正面以脱贫攻坚为核心意象,构成顶天立地的新时代攻坚群像。自正面开始分为开路先锋、高原蓝图、抢险救灾、石油会战等6个部分;背面先后为铜墙铁壁、飞夺泸定桥、为了新中国等6个板块。

《伟业》重点反映一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艰苦奋斗,发奋图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

《追梦》重点表现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满怀对建设美好国家、美好社会、美好生活向往的自豪,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在百年接续奋斗历程中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毅前行的豪迈气概。
(图片来源:新华视点)


  厚重实墙和挺拔柱廊承托顶冠,中心对称的布局恢宏大气,在北京市北辰东路9号,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巍然矗立在一片文化建筑群中,格外引人瞩目。

  作为单体规模大、功能全面、地位重要的国家级展览馆,无论是风格样式、结构外观,还是功能设计、内涵底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都生动展示了党的初心使命、真切反映了党的时代风采。展览馆的背后有哪些设计巧思?如何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相契合?从新中国经典建筑到如今的党史展览馆,我国建筑事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记者专访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设计总负责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院”)首席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邵韦平。

  1 螺旋式上升的参观流线完整呈现百年党史,双轴线对称格局展现中国传统精神,人性化观展方式彰显以人为本理念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是首座以党史为主线、全景式展示党矢志不渝奋斗之路的永久性展馆,建成之后不仅要成为共产党员受教育受洗礼的精神家园,还要成为引导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教育基地和党史研究宣传的权威阵地,如何在设计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和其中蕴含的伟大精神,同时兼顾功能性,成为邵韦平和他的团队面临的首要挑战。

  记者: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展览馆的纪念性、传承性与实用性有机衔接?

  邵韦平:完整呈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这座建筑的核心内涵。为了保留历史的连续性,我们打破了以楼层进行区分隔断的传统,采用符合现代展陈理念的连续展陈流线设计,组织了一条螺旋上升、循环向上的参观流线。从一层前厅开始,顺时针循环观展后,沿着中轴线上的台阶和扶梯进入上一层,通过渐进的空间转换,形成层层递进、由下而上的展览动线,人们在向上层层行进中会产生一种仪式感、崇敬感,同时寓意我们党的事业不断走向新高度。

  整座建筑通过厚重的实墙和虚实变化的柱廊及玻璃幕墙,形成一种庄严的纪念效果。在内部空间布局上,双轴线对称的形式,使建筑看起来周正庄重、更具有中国传统精神。建筑细节造型上也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特征,柱廊的柱头、柱础采用了宝相花造型图样,柱与柱之间通过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额枋进行连接,使立柱更加稳定。东西柱廊两端的花格墙装饰,同时融入向日葵符号,突出党史馆的特征。建筑的檐口没有简单做成抽象造型,而是通过类似木构椽子的形式,形成比较强烈的中式建筑印象。建筑上部的顶冠,则采用了中国古建筑大屋面琉璃瓦的形式,形成连续的立面肌理。土黄色的外立面寓意中国共产党来自大众,脚踩黄土地沉稳、厚重的气质,柱础采用红色花岗岩,象征着共产党的革命性和以鲜血和生命换来胜利果实的特征。

  设计过程中,党中央一直强调要突出人性化的功能需求,体现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考虑到这样的大型展览馆人流密集,聚集活动较多,我们在六层设置了可供1000人举行大型交流活动的红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员领导同志举行宣誓活动,就是在这里。以往很多大型展馆,观众在场外需要排队等候,为此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新的模式,在西侧广场地下设置了一个约9万平方米的公共服务空间,配套有餐饮、影视等各类服务设施,观展前观众可以在此等候参观,观展后也能得到放松。

  2 立足新发展理念打造新时代展馆,数字化三维设计确保每个建筑细节精准美观,因地制宜采用减碳技术,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

  建筑学是一个跨越科学和艺术的综合性学科。作为一座新时代的国家级党史展览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从设计到建成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绿色的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

  记者:展览馆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哪些突破和创新?

  邵韦平:为了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利用数字赋能,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采用数字化三维设计,结合虚拟技术直观展现人在数字孪生建筑中的视觉感受,进行方案比选、优化流程动线、研究空间和构件尺度,实现设计上的精雕细刻。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也可以避免各个专业设计成果间的矛盾,减少数据冗余、歧义和错误,确保每一个建筑细节美观精准。

  在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方面,建筑总体按照国家绿色最高标准即三星标准配置。我们在屋顶设置了连续的太阳能采暖台架,并专门定制太阳能集热管,使之和建筑造型完美结合,既突出绿色生态理念,又具有现代美学效果。建筑多处采用了减碳技术,通过减少碳排放,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做贡献。例如,为满足文物和展品对室内湿度的要求,博物馆一般会采用蒸汽加湿,导致大量的直接碳排放。我们以组合加湿的方式替代传统的蒸汽加湿,取消了燃气蒸汽锅炉,每年预计可减少直接碳排放约600吨。我们还采用了冰蓄冷系统,利用夜间低价电进行制冷,用于白天高价电期间的能源需求,从而减低供电煤耗,实现电力部门的减排。

  3 3个月提交设计方案、987天建成,展览馆的诞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建筑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人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纵观中外历史,从古希腊罗马的殿堂到中国的紫禁城,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奥体中心、新机场等,建筑记录着历史的辉煌,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成就。

  记者: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建筑设计师,您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对您而言有什么意义?

  邵韦平:建筑行业与党和国家的整个事业发展密切相关。我非常感恩能有这样一个时代,给我提供了很多机遇,让我能够参与其中,责无旁贷地尽自己的一份力。从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我就一直参与国家的城市建设活动,有幸参与设计了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比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天安门广场“红飘带”主题景观、北京抗疫工程小汤山新址等。不论是从建造过程还是从建筑本身来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意义更为特殊而重大。

  当时有7家国内顶级设计单位都组建最强队伍参与展览馆的设计方案投标,进行了3轮角逐,竞争非常激烈。拿到设计任务后,我们就不断研究整个项目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契合点。最初的方案概念来自于“红船”,重在体现历史与现代的对话,设计将整个展厅利用时间轴进行串联,展现共产党历史的波澜壮阔。第一轮方案提交后,我们又根据进一步的要求,增加了建筑的历史传承感、厚重感和“精神殿堂”的考虑。这一轮方案提交后,就剩下包括我们在内的三家设计机构。方案深化过程中,我们召开了多次专项设计沟通会,与全国十位大型展览馆馆长对话,吸取专家对展览馆建筑的功能、流线等方面的意见,最终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了设计工作。整个项目从蓝图变成现实,用了987天的时间,对于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规模的建筑来说,堪称奇迹。

  正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才能在短时间内,举全国之力,集中大家的智慧,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共同完成这个重大使命。因此,这座建筑不仅是对建党100周年的献礼、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之路的纪念,其诞生的过程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4 承袭人民大会堂等经典建筑的文化基因,注入前沿建筑理念和建筑技术,我国建筑事业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1959年,为了献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总面积超过67万平方米的北京“十大建筑”拔地而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创造了中国奇迹。邵韦平所在的北京建院便是当时天安门广场建筑群的主设计单位,也是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方。如今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既能看到人民大会堂等经典建筑的影子,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的建筑风貌。

  记者:从1959年的“十大建筑”到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我国建筑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邵韦平: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建筑事业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1959年的“十大建筑”是中国建筑文化和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和精神财富,不仅达到了当时专业技术的顶点,也为我们探索建筑服务国家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经验。当年建设过程中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理念以及“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的建筑风格等都对后来的建筑实践产生了方向性的影响。

  北京建院是当时天安门广场建筑群的主设计单位,也是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方,当时留下的宝贵经验和设计成果,对我们今天建造这座具有纪念意义的党史展览馆带来了很大帮助。比如,展览馆的选址考虑到和中轴线的关系,位于北中轴线东侧,并且把建筑的主立面安排在建筑西侧正对着轴线的方向。再比如,在建设人民大会堂时采用了中西合璧风格,将西方平顶式结构、柱廊和中式纹样、琉璃瓦屋檐相结合。在我们党史馆建设中,也借鉴了这样一些处理手法,体现了历史的传承性。

  建筑是百年大计,时尚性的元素很快就会被替代,真正能够流传下来的往往是文化层面的理念。一座成功的建筑,既要从传统中继承和当今时代相适应的内容,也要映射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这样一座承载着重要政治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的建筑,我们在承袭人民大会堂等开国经典建筑的文化基因,表达厚重感和纪念意义的同时,也要追求功能上的现代性和与时俱进,力求符合时代的要求,通过将前沿的建筑理念和建筑技术注入这座展示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丰碑式建筑,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本报记者 侯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