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要闻要论

北京房山搭建智慧监察信息化平台 数据跑路提质增效

  本报讯(通讯员 任丽红 李楠)“接通专网为我们这些地处偏远山区的乡镇干部节省了送文件消耗的大量时间。”8月2日,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纪委书记、监察办主任张振夫在享受到“智慧办公”系统带来的便利后感慨道。就在几天前,房山区纪委监委“智慧监察”信息化平台二期建成开通,并覆盖至全区23个乡镇(街道)纪(工)委和16个派驻纪检监察组。

  7月初,房山区阎村镇政府接到12345热线工单,反映位于该镇的某高校家属楼未按要求做好消毒措施。次日,区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按照委领导要求到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发现该校确实存在家属区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积极、疫情防控宣传不到位等问题。随后,第一监督检查室将该问题线索移送案件监督管理室,在办案系统中录入并指派承办人。承办人在线报送领导审批后,于当天就完成了该线索的初核及立案手续。

  “网上办案系统一方面规范了案件办理程序,对每一步都提供了相应的流程指引,另一方面提高了案件办理效率,相关信息录入后自动填入文书模板,避免了承办人的重复性工作。同时,相关的报告、法律文书在线报给领导审批,也节省了打印、逐级审批等事务性工作时间。”第一监督检查室有关负责人介绍。

  这套“智慧办案”系统,与“智慧办公”“智慧监督”系统共同构建了区纪委监委信息化建设的“三大系统”,搭建起房山“智慧监察”信息化平台,让区纪委监委各业务部门、区纪委与乡镇派驻机构实现了互联互通,便于内部的监督制约和上级对下级的指导督促。

  据了解,作为北京市纪委监委网上审批工作5家试点之一,三个多月以来,房山区纪委监委机关17个内设部门已全部接入“智慧监察”信息化平台,截至目前平台上已审批工作801次。

  房山区纪委监委“智慧办公”系统还从电脑端延伸到手机移动端,在疫情防控监督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智慧监督”系统,则从重点为“党员干部画像”延展到“政治生态研判”,为做实做细日常监督、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