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遵守政治规矩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15-09-01
漫画/卢惠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而行。”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守纪律讲规矩的政党才能得民心。在“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的今天,严明政治规矩,是改善政治生态的必要之举。
政治规矩这根弦不能松,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任何人不得越过政治规矩的红线,越过了就是大忌,就要追究责任。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遵守政治规矩,必须要树立政治意识、团结意识、程序意识、组织意识、原则意识,以“五个必须”为准则,做思想上的“明白人”和政治上的“清醒人”。这既是落实制度治党、依规治党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更是形势所需、正风肃纪的关键所在。——编者
严明政治规矩,自觉维护中央权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我们党来说,守纪律讲规矩,最重要的是维护中央权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利于中央权威的话不说,不利于中央权威的事不干,做维护中央权威的促进派。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必须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中。
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思想和理论成果,是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一切工作的基本遵循,是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懂弄通,自觉用以改造主客观世界,自觉用以指导全部工作。
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听从中央指挥,令行禁止,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这是衡量党员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决克服地方或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在贯彻执行中央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上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切实做到令行禁止,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套歪门邪道。
积极主动为中央分忧尽责。维护中央权威与发挥地方和部门积极性是有机统一的,两者既不能相互否定,更不能相互对立。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地方和部门就应该根据中央的精神,主动作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一,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不能当“收发室”。对中央的方针政策,不能照本宣科、照抄照转,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而是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落实,真正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其二,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不能安于现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中央和地方、部门共同努力。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在促进改革、推动发展和维护稳定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其三,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不能做“太平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崭新的伟大事业,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遵循,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不少困难、矛盾和问题。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敷衍塞责、得过且过。(陈武明)——摘自《求是》
心中有党,就是政治的明白人
做政治的明白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对广大县委书记所提四条要求中的第一条。列为第一,可见其地位意义的核心、关键与根本。那么何为政治的明白人,如何做政治的明白人呢?概而言之,就是要心中有党,明白党的信仰、明白党的战略、明白党的规矩。
明白党的信仰,思想上就有了“主心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心中有理想信念,就不会失魂落魄,不会得“软骨病”。现在有一些党员干部或“不问苍生问鬼神”烧香拜佛,或跪倒在西方社会所谓“普世价值”的石榴裙下亦步亦趋,皆是不明白党的信仰甚至背离了党的信仰。确实,对于现代世界来说,社会主义社会刚刚破题,共产主义社会尚没有成为现实,反倒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大有铺天盖地的态势。但是理想尚没成为现实不等于就是乌托邦,只要我们真正明白了党的信仰的理论逻辑与实际逻辑、立场选择与价值追求,就会透过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的繁华看出背后的危机与必然的消亡,透过共产主义运动目前的韬晦看出其必然的胜利与铁的法则,就自然会对党的信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明白党的战略,实践中就有了“指南针”。90多年来一代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践信仰、实现理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大势相结合、与人民诉求相结合,做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构建,这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实践遵循。特别是“四个全面”作为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向21世纪的战略新构建,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科学遵循、实践指南。明白党的战略,我们就会在应当与可能、理想与现实、未来与当下、根本与权宜等等的矛盾关系中找到平衡点,就会坚决抵制改旗易帜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就会从容而不急躁,包容而不糊涂、务实而不短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来证明道路自信,用发展创新的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来彰显理论自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加成熟定型来宣示制度自信。
明白党的规矩,行为时就有了“高压线”。中国共产党是肩负着历史使命、有着8700多万成员的政治组织,必须有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明白党的规矩,就会知“不能为”,不会在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有丝毫含糊,不会各行其是,不会搞这样那样的变通;明白党的规矩,就会知“所必为”,会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明白党的规矩,就会知“所应为”,把纪律挺在法律前面,用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行为,让先进与优秀名副其实,用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辛鸣)——摘自《光明日报》
政治规矩如何“立”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性格特质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自信和执着。在担任领导和治国理政上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从不回避问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论多么尖锐、复杂的问题,都勇于去面对,并努力善做善成。同理,如果坚持问题导向,观察过去几年来,在党内、国家和社会上,规矩方面的问题究竟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就完全可以理解抓规矩的迫切性了。儒家学说一个重要的思想或主张就是官员应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为官,规矩最多。首先是个人修养和家庭管理方面的,个人要有好的品德和修为,管理家庭要有好的家风和家纪,然后才是治理国家方面的,要有良好的官德和治国才干。现阶段,抓规矩的重要性无须再去强调,真正的挑战是如何才能让规矩立得起来。
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规矩来看,我们的规矩曾经是十分丰富的,甚至重视规矩还是我们这个国家文明的一大优势和特色。或许从规矩多到规矩少再到规矩无的嬗变历程和教训中,可以找到如何立起规矩的关键。
首先,是要讲规矩。讲都不讲,规矩就会被不断忘记,规矩意识就会不断丧失,就不可能有规矩。前些年的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普遍不讲规矩了,党组织不给党员讲,领导不给下属讲,家长不给子女讲,大人不给小孩讲。习近平总书记履任以来,几乎不停地讲规矩。到了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更是系统地论述了规矩的内涵以及立规矩的关键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规矩概念,以及两年来不断地讲,一定会在各级官员乃至普通老百姓中产生广泛的共鸣,接下来会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兴起一轮大讲规矩之风。无需说党和政府,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家庭,也有大讲规矩的必要。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家庭,有一整套孝悌忠信的规矩。可是,现在很多普通家庭都没有这些规矩了。独生子女往往是家里的老大,甚至是混世魔王。这正常吗?这符合规矩吗?
其次,规矩重在执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只有在不折不扣的执行中,让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才能确立起规矩的权威。这些年来,规矩之所以不被遵守,另一个很大的教训就是有规矩而得不到执行,很多官员甚至我行我素、天马行空。
最后,要切实加强监督制度和法治建设。反思过去规矩得不到遵守的一大教训,就是党和国家的监督制度不彰,法治建设式微。对于很多违反规矩的行为,只能望而兴叹、无可奈何。今天的薄熙来、周永康、令计划等固然是规矩全无,但这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事。他们很早就开始做破坏规矩的事情了,如果在他们还是一个科长、处长、小秘书时,在破坏规矩的第一时间,就能有监督机构、司法机构有效地干预,他们也不会蜕变到今天这步田地。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让监督制度和法治发挥效力,虽然措施有力,但保证监督机构和司法机构的独立性、权威性和问责性是关键。(任建明)——摘自《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