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头条新闻

尹力围绕丰富优质公共文化供给调研时强调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 着力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日前,市委书记尹力围绕“深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丰富优质公共文化供给”调查研究。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着力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国杂技团是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杂技艺术表演团体,队伍规模大、节目类型全、总体实力强。尹力听取全市“演艺之都”建设及中国杂技团有关情况汇报,察看中国杂技艺术中心项目建设进展和节目排练。他指出,要研究国内外演出市场发展趋势,创排优质作品,积极拓展多元化演出渠道,推出更多艺术精品。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努力打造世界一流行业名团。

  北京京剧院是规模最大的国家级京剧院团,名家荟萃、流派纷呈、剧目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尹力察看艺术传承陈列展,要求着力推动国粹艺术传承,结合年轻观众兴趣点加强剧目创新,推出更多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作品。管好人才、带好队伍,打造“戏班子”和“名角儿”,充分激发演员创造力。积极开展国内外巡演活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出版集团是市属大型综合性出版机构,成立70多年来,推出了一批弘扬主旋律、传播优秀文化的优质出版物。尹力听取全市“书香京城”建设情况汇报,在社史馆察看图书和文创产品,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他说,要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紧跟时代发展,深化“精品纸书+数字衍生”协同发展模式,在“AI+教育”等领域推出更多创新产品。把握受众阅读习惯演变趋势,创新传播渠道,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建设“书香京城”、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尹力在调研时指出,文艺精品是发展文化事业的基础。要着力加强精品内容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出更多有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的佳作,持续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以文艺形式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图景,讲好新时代首都发展的实践故事。聚焦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大节点、重大活动抓好主题创作。市属文艺院团要树牢精品意识,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更大功夫,让作品更加引人入胜、温润人心。

  尹力强调,要着力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坚持以“演艺之都”“博物馆之城”“书香京城”建设为牵引,抓好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歌舞剧院、中国杂技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结合城市更新,鼓励街区、社区、商区引入书店、美术馆、演艺新空间等文化业态,打造更多“小而美”的文化微地标。推动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化升级,鼓励在京高校、企业等单位文化设施有序对外开放。

  尹力强调,要着力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创新线上点单式、预约式服务模式,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打造更多常态化展览、演出、灯会等活动,办好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活动,形成贯通全年的文化活动体系。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创新北京国际电影节、国际设计周、国际音乐节等节展活动举办方式,开发文商旅体融合新场景。要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改革、市属文艺院团改革。支持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基层综合文化中心建设,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千家万户。

  市领导赵磊、司马红参加。(记者 祁梦竹 范俊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