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更要防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19-07-10
“今天我们来突击抽查公车、加油卡管理使用制度执行情况。”姜仁忠开门见山道明来意。该企业工作人员带着纪检监察组的同志来到办公室,随后拿来了公司关于公车管理使用的制度文件、车辆使用审批单、加油卡对账单等档案资料。
“咱们先看审批单,再看加油记录和加油卡对账单,要仔细比对上面的时间、地点和用车事由,看看有没有异常情况,然后咱们再去院内看车……”姜仁忠跟两名同志交代过后,大家就开始工作了。
在检查车辆使用审批单时,姜仁忠回过头来告诉记者:“自从我们督促区国资委党委制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公车管理使用的通知》后,各区属企业就开始统一使用这种胶封、有上下两联的审批单了,这样可以防止‘不留痕迹’地涂改或者事后编造审批单的情况发生。”
而这一规定的出台,还得从2017年下半年查处的一起案件说起。2017年7月,驻区国资委纪检监察组收到区纪委监委转办的一封举报信,反映A公司办公室主任公车私用的问题。他们随即启用“三查四看”工作法(查ETC记录、查加油记录、查行车轨迹,看时间节点、看出行地点、看加油频次、看加油品类)进行核查,发现该单位办公室主任存在开公车看望父母等问题,同时还发现该单位办公室副主任存在用公司加油卡为私家车加油的问题,后依规依纪立案查处。
A公司的案件办完没多久,2018年元旦期间,B公司本已封存的一辆公车,竟然自己“偷溜”了出去。纪检监察组前往调查,元旦前一天这辆车确实贴了封条、停在院内,可怎么第二天就“溜”了出去?大家都纳闷。“后来我们把排查的重点放在查行车轨迹、出行地点上,发现该车辆出京前往异地,后又将车停回原位,制造了‘原封不动’的假象。调查清楚后,我们对责任人进行了处理。”案件承办人、纪检监察组副组长李志军说,“朝阳区属国有企业多,包括一级企业、二三级企业还有四级企业,在公车管理使用上,之前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具体、防控不精准,有的党员干部缺乏纪律规矩意识,存在侥幸心理,公车私用还真有点儿防不胜防。”
防不胜防更要防。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纪检监察组决定对区国资委监管企业的公车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在去年下半年又查办了两起典型案件。通过调取加油记录,发现C公司的一张加油卡在同一时间段竟然加了3次油,一辆车的油箱根本装不下。“这里面很可能有问题,我们一定要查清楚是怎么回事。”纪检监察组人员通过比对加油车辆、加油时间、加油地点,最后锁定是该单位的一名司机用公司的加油卡给自己和朋友的私家车加油,后对司机和车辆管理人员进行了处理,并追缴了违规加油款。想办法揩公家油的事情还发生在D公司,该公司原行政主管借公司办理新加油卡之机,将旧加油卡据为己有,用旧卡里剩余的钱给自家车辆加油,时间长达4年之久。问题查清后,责任人和主管领导均受到党纪处分。
在专项检查过程中,纪检监察组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苗头问题及问题线索,区分不同情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分类处置,共开展谈话45人次,批评教育、约谈提醒、书面检查、诫勉23人次,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3份,先后立案查处违规使用公车人员及负有领导责任人员9人。
朝阳区纪委监委和驻区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督促区国资委及监管企业采取措施解决公车管理使用中的问题。区国资委党委制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公车管理使用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切实提高认识,健全管理制度,细化审批流程,完善管理措施,规范公车停放,加强监督检查等。区属企业则结合实际健全完善公车管理使用相关制度,部分企业采取“人防+技防”手段,加装、改进监控设备,划定公车停放的固定区域,给公务车辆加装GPS定位系统,实时监控车辆出行情况。通过一系列措施,区国资委系统党员干部遵规守纪的意识明显增强,习惯于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明显增强。
今年上半年,区国资委系统尚未发现违规使用公车和公务加油卡的问题。姜仁忠说:“作为纪检监察组,我们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只要下大气力去防治,就一定会有明显效果。”
“查办案件不是最终目的,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以案治本功效,深化标本兼治,我们应投入更大的精力。现在,我区注重对当前的治理成果总结提炼,将整治‘四风’的有效措施和经验做法固化为制度,同时查漏补缺,找准短板,健全完善制度以堵塞漏洞,强化制度执行,严格监督检查。”朝阳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张颖辉说。(本报记者 尹健 通讯员 李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