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头条新闻

“民主生活会开得越来越实”

  “去年11月,我分管的科室立项并购置了一批治安巡防物资,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按要求加印街道统一的标识。同时,我对发放范围没有严格把关,作为主管领导,确实存在未正确履职、监管不力、失职失察的问题。我向组织作深刻的自我反省、自我检讨,今后以此为戒,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前不久,在北京市朝阳区某街道召开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一名班子成员作出自我批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后,班子成员一一表态。

  对于这次“红脸出汗”的经历,该领导同志感触颇深:“民主生活会开得越来越实。”

  开出高质量民主生活会,离不开纪委的提前介入、全程监督。

  “纪检机关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要把监督民主生活会开展情况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作为着力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有效渠道,作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具体措施。”该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张颖辉表示。今年以来,朝阳区纪委监委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党规党纪要求,参照市纪委监委对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开展监督工作方案的要求,采取会前介入、会中监督、会后检查的方式,列席监督单位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从实从细强化对党内政治生活的监督。监督中重点关注2018年度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着重听取被谈话函询、问责、纪律审查的领导干部对本人问题的说明和自我批评,确保各单位民主生活会环节不减少、程序不走样、制度不变通、质量有保证。

  会前,围绕工作方案中的重点内容,梳理汇总巡察、信访等方面信息,建立问题清单,对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严格把关。并以会前发通知提要求的方式,要求与会人员自我批评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剖析问题的产生原因,挖到问题实质,触及灵魂深处。

  会议过程中,通过看材料听发言开展监督,看参会人员是否做到相互批评开门见山、戳到痛处,防止客套话开头、希望话结尾。对应在民主生活会上说明而未说明情况的单位和个人及时提醒谈话,查漏补缺。

  会后提意见看落实,对具体整改措施实施跟踪监督检查,紧盯“关键少数”,压紧压实各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着力解决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真查真改、扎实见效。(本报通讯员 宇娅薇 李国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