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头条新闻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朝阳:环境举报线索处理不及时,严查、曝光!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市认真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做法,北京纪检监察网、“清风北京”微信开设“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题,介绍各单位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的新经验新做法。


朝阳:环境举报线索处理不及时,严查、曝光!


  近期,朝阳区纪委区监委严肃查处三间房乡相关责任人员对环境举报线索处理不及时的问题,并将处理情况在区属媒体进行通报曝光。

  今年8月,新闻媒体曝光了该乡环境问题得不到及时清理整治的情况,区纪委区监委迅速行动开展调查,坚决惩治不作为、慢作为问题。围绕“群众反映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工作人员推诿塞责、反馈不实”“乡政府职能部门管理松懈、履职不力”等突出问题,对有关人员开展调查谈话,查清事实,经区纪委区监委集体研究决定,对负有直接责任的责任人进行立案查处。

  抓好“关键少数”

  区纪委区监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精神,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正风肃纪、反对“四风”的首要任务、长期任务,将此方面工作纳入日常监督、执纪审查和巡察重要内容,持之以恒抓下去。

  在工作中,区纪委区监委坚持压实责任,积极推动和督促党委(党组)认真履行主体责任,自觉落实纪委监委的监督责任,以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抓好“关键少数”。今年六七月间,集中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半年督查,先后专题听取各系统工委书记落实主体责任的汇报,对去年以来被下发建议书的,信访多、案件多,但运用“第一种形态”数量为零的以及环保等问题突出、造成不良影响的13家单位“一把手”实施约谈,对今年以来新任转任的约100名处级干部开展集体谈话。

  盯紧重点领域

  区纪委区监委把紧紧围绕“三大攻坚战”开展监督工作作为践行“两个坚决维护”的具体体现。大力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在市纪委市监委提出的扶贫领域工作中履职不力问题、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扶贫领域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等三方面治理重点基础上,聚焦朝阳助力的3个省区6个县(团场)33个乡镇,细化监督事项,增加执行《朝阳区级对口帮扶专项资金使用办法(试行)》不到位,使用监管、效果跟踪不严格,挂职干部存在“到此一游”的惰性思想和不务正业的歪风邪气等监督内容。

  “我们建立了挂职干部每半年向区纪委区监委述责述廉机制,汇总援派到西藏、河南、河北、内蒙古、新疆等5省区20名干部的述责述廉报告,逐一分析履职情况。”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张颖辉介绍到,“并要求派出单位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结合对口扶贫工作,加强对援派挂职干部的监督。”这正是对挂职干部“量身定制”的一种监督方式,确保援派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坚决杜绝“到此一游”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坚决严肃问责

  同时,区纪委区监委加大约谈督促力度,自去年以来,已对整改不到位、全市大气污染排名靠后,以及受到市级环保督查的20余家单位70余名党政正职、分管领导和村干部进行约谈。今年制发建议书37件,其中纪律检查建议书18件,监察建议书19件。截至目前,因失职失责被问责28人。

  “通过约谈、制发建议书、问责等,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站位,尤其是领导干部应提升‘一岗双责’和履职意识。”区纪委区监委相关负责人说,作为监督责任的专责机关,区纪委区监委充分运用“四种形态”,用好问责利器,扎实推进地区各项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朝阳区还将切实发挥信访举报作用,号召广大“朝阳群众”充分利用“四风问题一键拍”APP等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问题线索,通报曝光典型案例。(文/李聿  王静  责编/郭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