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谷区平谷镇,一提起镇纪委书记杨连旺,老百姓们就会习惯地称他为“杨包公”。为什么大家会这么称呼他?这还要从他调任镇纪委书记后说起。
谋定而后动,查处村干部贪污受贿案,
挽回经济损失近18万元
在镇纪委,杨书记工作认真细致是出了名的。对于接到的举报信,他每封必查。2012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二天,东鹿角村电工马某某和村民于某某气哼哼地来到杨连旺的办公室,手里拿着几张皱皱巴巴的信纸,实名举报该村原党总支副书记、电工组组长崔丙海贪污移动公司2009年~2012年上缴的约15万元移动基站电费。于某某还说,崔丙海曾在为他办理申请宅基地审批手续时受贿5000元。
送走举报人后,杨连旺仔细阅读了举报材料,并做了初步分析:这个村两委换届选举结束时间不长,村里竞争激烈,崔丙海刚刚落选,会不会是因为选举过程中派系竞争而导致的诬告?然而,举报材料中反映的事实比较清楚,又有相关证据,从自己多年从事审计工作的经验来看,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于是,杨连旺首先找到镇纪委原来的两任副书记,了解崔丙海在任期内的工作情况,得知他在办理农村低保和药费报销中曾被村民反映主动退过老百姓钱。然后,杨连旺又找到村党总支书记,了解崔丙海在村里的工作情况。村党总支书记讲,春节前在为村民更换磁卡电表时,崔丙海不让别人查看旧电表数字;2009年~2012年间,崔丙海从各户收取的电费没有及时上交村委会,村委会责令他立即全额上交收取的电费,有问题及时主动交待,争取组织上的宽大处理,但崔丙海仍声称自己不欠村里电费,村委会反而欠他钱。
经过前期调查后,杨连旺将此事向镇党委作了汇报,并着手准备案件初核工作。与崔丙海第一次打交道是在一天晚上,崔丙海打电话给杨连旺,声称自己是被冤枉的,他过去给村里垫付了十多万元电费,到现在村里还欠着他的钱。没等他把话说完,杨连旺便说:“党纪国法是严肃公正的,不允许践踏和触犯,更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镇党委、纪委会依法、客观、公正地调查此事,希望你积极配合。电话里说话不方便,有事请在工作时间到我办公室反映。”初次交锋,杨连旺向崔丙海讲清了政策,没有给他摸底的机会。随后,杨连旺又开始推敲崔丙海话语中的漏洞:崔丙海在村里任职,年工资收入不过万元左右,他还要生活,从经济实力和情理上讲,他都不大可能为村集体垫付十多万元的电费。一番分析,更坚定了杨连旺要将此案一查到底,给百姓一个说法的决心。
接下来,杨连旺从镇里抽调人员组成调查组,先从村会计、电工组会计入手调查,了解村里查收电费的工作流程、每个电工收缴电费的情况,向举报人了解具体的案件线索和证据,为进一步调查取证做准备。
调查发现,该村收缴电费业务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查抄电表、开票收费都由电工一人独立完成。电工组会计不催收,相互之间也没有制约,电工在收取电费过程中极有可能作弊。与此同时,崔丙海在调查过程中向村委会补交了98100元的电费。
经过与崔丙海的多次交锋,杨连旺基本上确认了崔丙海涉嫌挪用移动公司电费近18万元、收受贿赂5000元、挪用村民医疗补偿款1万多元的事实。崔丙海被移送平谷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立案。2014年2月12日,平谷区人民法院以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受贿罪,依法判处崔丙海有期徒刑6年。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查证村干部挪用集体资金400多万元
2013年初,平谷镇纪委先后收到了3封匿名举报信,反映平谷镇岳各庄村党总支副书记、村主任陈长年在2010年选举中贿选,家庭财产来源不明,工作方法简单、专横跋扈,以及妻子参政等问题。杨连旺仔细分析了举报信,发现这几封信的内容大同小异,可能出自一人或一群人之手,反映的问题事实并不很清楚,也没有足够证据,有的还是2010年陈长年当选村主任之前的事。考虑到新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刚结束,保持村里稳定至关重要,杨连旺先找陈长年进行了诫勉谈话,然后进行案件初核。谈话中,陈长年说自己工作太认真,无意中得罪了人,党组织不但不予保护,还要质疑自己,满腹委屈、满嘴牢骚。当天下午,陈长年的妻子更是拿着一摞财产证明来到杨连旺办公室,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要求澄清事实。为了不打草惊蛇,杨连旺向陈长年夫妇讲明政策,希望他们正确对待群众信访和这次谈话。此后,杨连旺开始积极搜集相关案件线索。
其间,杨连旺又收到一封举报陈长年在平谷区2号地拆迁补偿过程中弄虚作假、收受贿赂的信。时机成熟后,镇纪委报党委迅速成立了调查组,开展对陈长年案件的初核,所有工作都在悄然进行中。
首先,杨连旺从镇财政科调取了2011年2号地拆迁补偿兑现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和每户拆迁补偿协议,核对每一户的拆迁补偿情况。然后,他请来两名在村里任职时间较长、熟悉村里情况的干部,对领取拆迁补偿款的每个人进行确认,是否为本村村民,是否是在2号地承包土地。经过调查,确认有6户没有在2号地承包经营,其中有2户不是本村人。至此,陈长年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补偿资金的事实基本清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14年1月5日,陈长年被刑事拘留。18天后,区人民检察院对陈长年予以逮捕,追回了被挪用的拆迁补偿款400万元。最终,平谷区人民法院以挪用资金罪,依法判处陈长年有期徒刑4年。
定制度、立规矩,
“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在乡镇工作4年多的时间里,杨连旺在工作中、特别是在进行纪律审查时,发现村务管理上存在着漏洞,监管不到位。农村干部由于存在侥幸心理,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踩红线,违纪违法,害人害己。他深感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于是,他结合平谷镇的工作实际和自己近20年的审计工作经验,将党务、政务、村务和生活类30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编印了《平谷镇工作制度汇编》。同时,针对村务管理建立健全了“5+3”考核制度,“5”即5项基本制度,包括村干部上下班制度、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参加会议制度和民主决策“一提四议两公开”制度;“3”即3项专项管理制度,包括公章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营造“团结、有序、朝气、向上”的工作氛围。
4年来,杨连旺把心思全扑在工作上。为了不漏掉有价值的线索,遇到有的举报人身体残疾或行动不便,他就上门了解情况;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不落下任何一个细节,他就和纪检干部一起入村调查;为了不影响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他就利用中午和傍晚去了解情况、分析案情;为了把案件查个水落石出,给上访群众满意的答复,他顶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寝食不顾。在调查平谷镇岳各庄村党总支原副书记陈长年挪用集体资金和家庭财产来源不明的案件时,杨连旺为了搜集案件线索,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一两点,连续几周没有休过周末,导致眼睛充血。可他却笑着说:“只要能把工作做好,我苦点累点,也不算啥。”
杨连旺在生活上大大咧咧,从不计较个人的辛苦得失,可是行使手中的权力时,他却时刻谨小慎微。曾经有一名村干部在得知被举报后,三番五次打电话邀请杨连旺到外面和几个朋友“一起坐坐”,都被杨连旺拒绝。没想到,这名干部竟然到单位来邀请。杨连旺严肃地告诉他:“我们作为机关干部,不允许借工作之名在村里享受一点特权,更不允许花村里一分钱!”
在同事的眼里,杨连旺是一名用平常心看待领导岗位、用责任心行使手中的权力的好干部。在平谷镇老百姓眼里,他是老实做人、扎实做事,秉公执纪、清白做官的“杨包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