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农历大年初十,黑龙江省委常委会议室里,省委书记王宪魁面对各市(地)书记、市长和省直各部门的“一把手”,面色亲切但语调深沉:“大家这个年过得怎么样啊?年前省委要求一分钱礼金都不能收,都做到了没有?出现问题,组织上要严厉查处,绝不姑息!”
与会者对省委书记的这番话并不感到突然。因为从年前到现在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王宪魁在公开场合对领导干部提出春节不收礼金的要求,这已经是第四次了。适逢鸡年,闻鸡起舞诸事繁多,黑龙江省委为何这样剑指春节礼金呢?
节前声声鸣警钟——从严治党必须抓早抓小
去年年末,省纪委对2016年查处的绥化市委原书记张晶川腐败案、依兰县委原书记赵长满腐败案、庆安县政府原县长景泽宇腐败案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共同之处是:破纪贪腐都是从年节收礼开始的;所收礼金大多发生在春节期间,有的竟占礼金总数的90%。大量的反面案例也说明,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利用年节收受礼金,都会败坏一个地方的党风政风,带坏一批领导干部,严重破坏政治生态。
正因如此,黑龙江省委把今年春节作为一个关键的节点,把干部年节不收礼金作为一个重点来强调。通过抓早抓小抓节点,重在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重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元旦前夕,省委常委集体对全省各市(地)委书记进行廉政谈话,提出了“管住关键少数,管住春节收礼,管住权力任性”。
元旦后的第一次省委常委会上,省委书记王宪魁强调:从省委开始带头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省级领导、市委书记、县委书记,要以身作则,不收钱不收礼。
1月12日,省纪委七次全会上,王宪魁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党政一把手,要带头遵守廉洁纪律,守住纪律底线,违反规定就要从严执纪。
各级层层扯袖子——从严治党从关键少数严起
去年末,黑龙江省市县乡党委全部完成换届。省委要求,换届后各级党委班子要开好局、起好步,坚决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把《黑龙江省委关于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办法》中“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多提醒常批评”的规定落到实处,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细抓实,经受住廉洁考验,带动当地党风政风根本好转。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省委决定抓住关键节点,将重心锁定在春节和礼金上,把过年拒收礼金当成换届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为确保省委要求贯彻执行,省纪委下发了《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纠正“四风”工作的通知》,要求作为“关键少数”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都要守得住清白,节日期间不收钱、不收礼。同时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严查节日期间违纪问题。
省委的要求在全省得到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层层传导压力。全省13个市(地)党委都对所属县区的党政班子成员进行节前廉政谈话,签订承诺书,通报典型案例,明确廉政要求。
节后紧紧问成效——从严治党一定要说到做到
节前敲钟问响,节后跟踪问效。春节后上班的第四天,省委召开常委会,王宪魁在会上表态之后,省纪委书记王常松告诫大家:“礼金问题大家要高度重视,一旦出现问题,我们会严肃处理。现在市县乡都是新班子,新班子要有新作风新形象。省委始终在关注着大家,既严格监督,也真诚关爱”。
春节过后,各级领导干部共同的感受是:过年都不送礼、不收礼,少了东奔西走耗神费力,彼此清清爽爽,比以往轻松多了,这种过年的感觉真好。
言出必行,说到做到。近日,省纪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上报春节期间对“四风”问题监督检查情况,对发现的收受礼金礼品问题将严肃处理。(黑龙江省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