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廉政北京

海淀: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书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

  近日,海淀区纪委监委驻区国资委纪检监察组在办好案件的同时,用好、用活纪检监察建议,发挥告知书+提醒函+催办单的功能和作用,对国企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公职人员严管厚爱,在推动区属国资国企政治生态向善向好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强化底线思维,问题找得。以问题为导向,在线索研判、方案制定、调查取证、谈话过程中有意识地收集问题。受理线索后,即敏锐判断是否具有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的必要性,以此为主线,结合市委巡视、区委巡察所提反馈意见,对案件涉及相关政策、文件、企业选人用人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会议纪要、干部岗位职责进行了详细梳理,通过体检找准病灶,瞄准病根。

  强化系统思维,根源挖得。派驻组深挖案件问题背后的的体制、机制、制度成因,做到举一反三、严查立改。针对一些共性问题,帮助案发单位找准廉政风险点;对于案件背后的个性问题,通过专题研讨和综合研判,深入检视其它被监督单位在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存在的短板和弱项。

  强化靶向思维,效果落得。建议中详细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内容和时限,开方抓药,推动和指导整改。派驻纪检监察组将监察建议书、纪律检查建议书作为强化执纪监督、推动问题整改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其预警风险、防治未病作用,真正实现发出一份建议、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效果。

  为防止建议书一发了之,纪检监察组严格按照建议书明确时间节点督促单位制定整改方案,并动态跟踪涉及单位整改落实情况,及时指出存在问题,确保落地有声。此外,对整改成效适时开展回头看,避免走过场”“打折扣等形式主义倾向。(文/张良平 责编/孔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