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北七家镇:加强“三资”管理, 清除“微腐败”滋生土壤
来源:昌平区纪委 时间:2018-03-14
“农村‘三资’管理这一块一直是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前不少村干部都是在这个方面动了心思栽了跟头,这回规范以后既是让群众看的明白,也能还我们一个清白。”昌平区北七家镇鲁疃村支书感慨道。今年以来,北七家镇着力从规范程序、完善制度、创新工作方式等方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效防范基层“微腐败”,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农村基层政治生态。
严格录用,促进“三资”管理规范化。严格落实《北七家镇村级财务工作规则的指导意见》(京昌北七发【2015】13号),规范村级财务人员招聘条件和录用程序,并向各村下发通知,各村召开两委会议确定招聘数量、待遇,经镇农经科审查后通过广播、村务公开栏和网络媒体等公布招聘通告,采取“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聘用村级财务人员,经初审、笔试、面试、政审合格后录用,并接受镇纪委监察办、财政、农经管理科工作监督和绩效考核。通过严格招聘条件和录用程序,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各村财务管理工作。
建章立制,推进“三资”管理制度化。印发了《北七家镇村级工程建设项目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工程建设项目申报、建设、验收程序,各村成立工程监理领导小组,严格履行农村集体重大事项十步法程序报批。经各包村工作队长及镇规划办现场查看后对工程项目规划完成初审,拟建项目资金安排等事宜报镇农经科同意后,依法履行招投标程序。工程监理领导小组对工程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并随时向包村工作队反映工程建设情况。所有项目资金支出完成十步法程序审核后,将予以公示、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制度文件规范村级工程项目,有效堵塞基层干部权力运行漏洞,防止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流失。
创新方式,实现“三资”管理科学化。由于北七家镇拆迁腾退任务繁重,涉及的资金量较大,资金来源不同,为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针对2018年“清理整治工业大院”、“河道治理”、“平原造林”等以各村集体为主体开展腾退补偿的重点工作,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规范农村集体自主腾退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完善资金使用流程和各项财务制度,对各村自主腾退资金使用和入账规范工作进行过程检查,切实做到对村集体专项资金的集中管理、实时监督和风险防控。(文/左少卿 责编/郭云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