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纪检监察干部的故事—北京市平谷区平谷镇纪委书记杨连旺
来源:平谷区纪委 时间:2014-08-04
杨连旺,担任平谷区平谷镇纪委书记三年来,大家都称他为“杨包公”。他工作一丝不苟,时常阅读举报材料到深夜,有时甚至连续几周不休息,下乡走访调查案件,只为能够更全面掌握案件情况。他秉公执纪,查处某村干部贪污、受贿、职务侵占违纪违法案件,挽回经济损失近18万元;查处某村干部挪用集体资金约402万元大案,给国家挽回了巨额损失。他心系百姓,努力让每一个上访人都满意而归,用心赢得百姓口碑。
“杨书记,我打心眼里佩服你,你解决了我多年的上访问题!”这是一位上访群众发出的感慨。现在如果你在平谷镇,只要一提起杨连旺的名字,有人伸出大拇指,有人害怕。在他调到平谷镇任纪委书记的三年时间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下班后的一天晚上,被举报的某村干部给杨书记打来电话,声明自己是被冤枉的。未等他把话说完,杨书记就直接打断他道:“党纪国法是严肃的、公正的,不允许任何人践踏和触犯,更不允许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镇党委、纪委会依法、客观、公正地调查此事,希望你积极配合。电话中说话不方便,有事请到我办公室反映。”
杨书记到被举报村,调查某村干部贪污、受贿、职务侵占案件时,得知举报人身体残疾,行动不便,便亲自找他了解相关情况。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杨书记和镇纪检干部一起入村调查此案。为了不影响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他利用中午和傍晚找村干部、村民了解情况,分析案情。
他深入村民家中,亲切地与相关人员交谈,了解相关情况。有时走访农户,深夜10点多还未吃晚饭,就是为了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将案件查个水落石出,给上访群众满意的答复。2014年2月12日,该村干部因犯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2013年初,镇纪委先后收到三封匿名举报信,反映某村干部挪用集体资金,家庭财产来源不明等情况,杨书记深入该村,搜集相关案件线索,时常工作到深夜一两点,连续几周不休息,最后导致眼睛充血,他总是笑着说:“只要能把工作做好,我苦点累点,也不算什么。”
办案过程中,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本着查办、追赃并重的原则,制定了“迂回包抄、中心开花”的策略。在区纪委的指导帮助下,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查清了某村干部违纪事实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有力维护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杨书记一方面加大查处农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另一方面,还注重加强农村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他结合自己从事近20年的审计工作经验,将党务、政务、村务和生活类三十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编印成《平谷镇工作制度汇编》,特别是建立健全了“五加三”考核制度,“五”即五项基本制度,包括村干部上下班制度、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参加会议制度和民主决策“一提四议两公开”制度;“三”即三个专项管理制度,包括公章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他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营造了“团结、有序、朝气、向上”的工作氛围。
在工作和生活中,杨书记一直以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点滴做起,老实做人,扎实做事,清白做官。用严谨的工作作风诠释着人民公仆的神圣职责,用过硬的业务能力在纪检监察战线上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