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市文物局纪检组:加强对文物安全监督的再监督

  

  3840处不可移动文物,7处世界文化遗产,12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备案博物馆175家,文物藏品430多万件……这是北京市文物局统计的北京辖区内历史文化遗产数量清单。

  驻市文物局纪检组根据市纪委监察局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首都文博事业改革发展大局,聚焦中心任务,深化“三转”成果,突出主业主责,加强对文物安全监察执法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好“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

  一是改进监督执纪方式,严格责任追究。针对破坏文物现象,与驻在部门文物安全监察执法队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经常深入执法现场,加强对执法部门履行执法监管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既确保对执法部门认真履行执法职责提出要求,又注重对文物破坏事件中的领导干部违纪违规线索向市(区)纪委移交。

  二是注重依法文明执纪,整治不正之风。积极开展“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专项治理,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查和满意度评价等方式,重点检查纪律执行、规范服务和作风建设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并通过提醒、廉政谈话、重大事项报告等方式,形成严肃执纪、严肃问责的新常态,增强了党员干部的纪律作风意识,进一步规范管理服务,依法文明执纪,提高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是围绕文博中心工作,开展效能监察。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活动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文博业务工作,先后对抗战文物保护、百项文物修缮工程、博物馆文物展览季等工作进行了立项效能监察,加强和提升了文物保护工作力度。2015年,市文物局对全市68处抗战文物进行了集中排查、抢险修缮、环境整治等工作,使抗战文物得到了较好保护,参观人数比往年大幅度增加,较好地发挥了抗战文物的警示教育功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