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举办2016年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班

  近日,海淀区纪委举办2016年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班,全区100多家单位的纪(工)委书记、纪检组组长、监察科长等24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参训。海淀区委常委、纪委书记芦育珠说:“本次培训,旨在提升全区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进一步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能力,在学习中增长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学习是纪检干部增长本领的“磨刀石”。随着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的胜利闭幕,全面从严治党有了新坐标。如何抓好贯彻落实、履行好监督责任,海淀区纪委应势而动,邀请中央纪委、市纪委有关部门领导和《中国纪检监察报》资深编辑,也是长期工作在“前线”的行家里手亲自授课,着力练好纪检监察干部的“看家本领”。

  “实打实”是参训学员的普遍体会。会议组织人员介绍:“课程的设置突出主业主责,以‘用什么学什么、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与工作需要紧密接轨。”从“落实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的23个要点”到“贯彻新《准则》《条例》的65个问题”;从“谈话中常见的31种情况”到“执纪审查中的32条体会”;从“如何做好纪检监察信息工作”到“扎实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培训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实践、服务实践、指导实践,让学员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授课不是空洞的说教。老师们采用案例教学、情景再现等方式,将学员身临其境地带入“实战现场”,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进行实时互动,授课期间学员可随时向授课老师“递条子”,请老师答疑解惑,课堂气氛紧张而活跃。“我曾经觉得纪检监察工作很神秘、很深奥、很枯燥。经过这次培训,我惊喜地发现,纪检监察工作不仅科学、严谨,而且‘有趣’。” 一位学员如是说。

  作风,在细节中养成

  正人先正己。作为党的忠诚卫士,其作风之重自不待言。本次培训,区纪委确立起“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双严”方针。“严”字当头贯穿始终,力求以过硬学风到来务实作风。

  严要求,点滴细节折射作风。“上课禁止接打手机;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每天开课前,跟班领导都会强调这样的要求。三令五申下,课堂上总是座无虚席、秩序井然。纪检监察干部积极向上、探索求知的精神面貌,可见一斑。此外,要求学员在指定餐厅就餐,提倡节约、杜绝浪费;严禁相互宴请;发出“禁酒令”“禁烟令”……强调的都是“小事”,然小事不小。正是这一个个点滴细节,注重的是良好学风、踏实作风的养成。

  严管理,内修外化锻造“铁军”。“今天下午旷课的有……”培训第二天,会议组织人员进行了突击考勤和通报,使缺勤人员“红了脸”“出了汗”。“从前以为考勤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想到这次动了真格。”一位学员感叹道。清风之源,源于制度。除突击考勤和通报外,本次培训建立了主管领导跟班管理、专人专组负责到人、学员信息报送等制度,对培训学员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一系列“组合拳”,旨在打造一支令行禁止的纪律“铁军”。

  成效,在交流中提升

  “学而不化,非学也。”教育的落脚点在于提高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基于此,培训安排了两个课时的分组讨论。240余名干部分为7组,围绕“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监督执纪问责”,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行了热烈讨论。

  讨论绝不是走过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芦育珠在参加分组讨论时,要求学员们坚持真学习、真探讨,做到“两带来”“两留下”:带来本部门纪检监察工作的“拳头产品”,带来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留下接受培训的真心感受,留下对全区纪检监察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

  不同的思路在这里相互交织,精彩发言在这里博得阵阵掌声。一次次静心沉思,一次次思想碰撞,“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理念植入240位学员的内心深处,“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担当成为240位学员的不懈追求。

  成效,为实践服务,靠实践检验。培训最后,区纪委趁热打铁,部署了2016年全区党风政风及信访举报重点工作,引导学员将理论与实践准确对接,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实现能力水平的再次升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