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部队怎么建?】密云:“手电筒”向内照亮惩恶扬善利剑
来源:密云区纪委区监委 时间:2018-08-02
编者按:今年以来,北京市各级纪委监委突出加强自身建设,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外部监督、人民监督,着力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纪律部队,以实际行动彰显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决心。北京纪检监察网、“清风北京”微信特开设“纪律部队怎么建?”专题,介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密云:“手电筒”向内照亮惩恶扬善利剑
今年以来,密云区纪委区监委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以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用实际行动彰显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坚定决心,当好党纪国法“守护者”、政治生态“护林员”。
强化政治引领,锻造“铁打的人”
“纪检监察工作事关重大、社会关注度高,纪检监察干部只有首先从严管好自己,才有底气和自信履行好职责,切实担负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回应组织信任和群众期待。”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倪紫剑的话语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注重党性锻炼,召开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全体干部对照纪检监察系统巡察发现的问题,深入自我剖析,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通过主题演讲、帮村扶户、公开承诺等活动,使组织生活进一步严起来、实起来。层层传导压力,制发《机关及派驻机构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委领导和机关各部室、各派驻机构负责人以上率下,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对失察失管、带队伍不力发生重大问题的,严肃追究责任。完善考核体系,印发《机关和派驻机构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方案》,采取月评鉴方式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干部进行考核评优,并制定镇街纪(工)委和派驻机构业务考核标准,明确信访举报、执纪监督、执纪审查等6方面42项重点考核内容,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和时限要求。加强教育引导,结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开展全员培训,同时通过驻点办案、跟案培训、参加调训、示范教学、干部讲坛、闭卷测试等多种方式,实现政治和业务双提升。开列负面清单,出台《区纪委区监委机关干部行为规范》等制度文件,对保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因公(私)出国(境)、请销假、文明用语、着装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增强责任担当和作风锤炼。
强化内部制约,严防“权力任性”
“召开线索排查会、监督工作专题会、执纪审查专题会,并实行周循环工作机制,对问题线索和相关情况进行集体研究把关,可以发挥相互制衡作用,有效压缩个人自由裁量空间。”区纪委常委、区监委委员、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赵万里表示。
区纪委区监委严格内控机制,印发《北京市密云区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工作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围绕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等关键环节,明确职责任务、严密程序规范、健全决策机制,坚决杜绝擅自留存、处置涉案材料,严防瞒案抹案、以案谋私等问题。细化工作流程,将监督制约落细落实到每一项具体措施和环节,比如,调取证据材料的办案文书,需完整填写时间、用途、责任人等内容,并报领导签批,否则不能加盖公章。推进权力分解、互相制约,对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部门进行分设,新成立两个执纪监督室,分别负责监督镇街和区直单位,审查调查室主要负责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实行一次一授权,不固定联系某一地区或部门。明确承担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的具体工作机构,由主要领导分管,将可能出现的说情打招呼、跑风漏气等工作干扰和办案风险降到最低。开展案件质量评查,组织相关室业务骨干成立评查组,对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1000多份案卷进行认真阅卷检查,从案件审理角度倒查执纪执法全过程,促进工作模式转变、业务流程优化和办案质量提高,确保查办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强化震慑效应,消除“监督盲区”
区纪委区监委坚持刀刃向内,严厉“正家风”,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的坚决查处,对失职失责的严肃问责。2017年以来,共有3名纪检监察干部被处理。
为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区纪委区监委把更多功夫下在平时,将教育监管做在日常。召开纪检监察干部大会,重申纪律要求,通报案件情况,深刻汲取教训,做到举一反三。加强警示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参加旁听法庭庭审等活动,以反面典型为戒,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实行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月报制度,及时全面掌握相关情况,按时上报接受市纪委市监委监督。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截至目前谈话函询11人,批评教育1人,诫勉谈话1人。推进内部巡察,印发《关于建立密云区纪检监察巡察制度的意见(试行)》,启动纪检监察系统内部巡察工作,完成对2个镇纪委的巡察,严肃指出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进行整改,同时下发通报,要求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做好自查自纠,主动对标对表,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职尽责。(文/李铣哲 责编/郭毅)